(相关资料图)
“慕名而来”“闻风而动”……这些成语背后,竟然藏着商机。如今暑假到了,中国除了五花八门的“隐蔽式教辅”,另外一个可以堂而皇之的赚钱方式就是研学游。
研学游是一种寓教于游的教学新业态——走出校门开展研究性学习,与旅行体验相结合,重在开阔学生视野,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、集体观念以及实践能力。“研”是基础,“学”是目的,“游”是载体。要避免“游”而不学、“学”而不研,让中小学生在研学游中“研”有所得、“学”有所获。
今年暑假期间,中国大陆的研学游旅游产品销量环比增长4倍。不过,在市场日渐火热的同时,部分研学游存在的价格不透明、行程设计“缺学少研”、从业人员资质良莠不齐等问题也屡屡被曝光。还有一些低龄学生,游玩之后,全都忘了什么知识与见识了。截至目前,中国有超过5000家“研习营”“夏令营”的相关企业,可见蛋糕之大。
“打着名校研学的旗号宣传,结果却被临时告知进不去。”辽宁的一位家长抱怨。从5月起,这位家长就开始关注北京的研学团资讯,除了故宫、颐和园,孩子一直想去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参观,可是只有校友才能预约进校。6月底,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相继发布关于恢复校园预约参观通道的通知。果然,研学团的广告几乎都增加了“高校游”这一项,而团费也从之前的5980元变成6980元。
“清北校园游”是暑期最热门的产品之一。北京旅游业内人士透露,最近一段时间接到的咨询电话中,超过一半提出要去清华、北大校园参观。从二十多年前首次面世至今,“高校游”并没有太多改变,且同质化严重。一些机构只是将京外孩子带进学校逛一圈、拍拍照、再到食堂吃顿饭。如今,因为人实在太多,就连校门都进不去了。
有的旅行广告将清华、北大的校门照片放置在宣传首页,仔细阅读介绍才发现,所谓的清华研学实际上是带领学生进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参观——这家博物馆位于清华校园外,普通游客付20元购买门票便可预约参观。很多开设“清北研学夏令营”的研学机构提供的行程单显示,这些夏令营往往长达五六天,内含故宫、水立方等热门景点游览,但与“清北”相关的游览内容大多仅安排半天或几个小时。在商家大玩噱头之下,研学对象范围由中小学生扩增到学龄前儿童;研学的组织方不仅仅是学校,还延展到家长、教培机构、旅行社、公益组织、博物馆、景区……
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:“现在许多研学项目的主体是旅行机构。旅行机构在教育方面无法实现专业性,很多只是带著孩子实行‘打卡式研学’,很难真正发挥教育作用。”
研学是目前教育领域极少数可以向家长收费的项目之一。有的学校一年研学四次,寒暑假、春秋游,每名学生一年的研学投入就两三万,很多家长都快崩溃了。面对乱象,望子成龙的家长们该清醒一下了。
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。